14212000_580928518758064_6929516728085042570_n.jpg

 

打開聲音的魔法盒
陳玟伶老師

今天真的好盛大呀!全台講培集結於大教室一同學習!

應該是第一次吧!這麼樣看到整個助理講師培訓團~

開始上課之前,老師要每個人,就自己說故事或是主持的經驗,

提出問題,以了解大家的需求和疑惑,

正可謂師者,傳道授業解惑也,真是讓我印象深刻,同時也深感佩服!

 

說故事 V.S. 說事情

前者是運用五感,眼耳鼻心舌身意,

營造一個場景一個畫面,一個動態影像,

運用聲音表情帶著聽眾進入你所架構的空間裡面

堆疊狀聲詞、形容詞、盡其可能的表達你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所有細節~

後者則是理性思考,多為直述句,

當事情敘述完畢,聽眾只會知道有件事情被陳述,

卻不一定能產生興趣甚至早就神遊到不知何處了~

豈不可惜嗎~


如何說故事說得動聽,其實還有個大項目:氣氛營造

氣氛營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:

一、語調:

感性的>>溫暖的、輕一些、慢一些

活潑的>>大聲的、重一些、快一些、上揚

二、互動:準備個小道具

1小遊戲(小蜜蜂、大白兔、pizza hot)

2笑話

3問答集

三、肢體語言、聲音表情


主持破題也可以很多變:

1提問法

2引言法

3故事法


身歷其境

老師帶領我們實作演練:對不起

一個輕輕的對不起,可能夾帶多少百轉千迴的情緒?

一個氣沖沖的對不起,可能是醞釀了多久的忿忿與無奈?

一個急切的對不起,包含了多少擔心與不安?

一個傻傻的對不起,顯示了多少對你的依賴?

每個人都有情緒,每個人都有情感,

說故事之前,把自己投入故事之中最是自然,

其實說白了,不就是情境嗎?當你要拉著他人走入你的想像空間中,

你必須就是在那個想像的情境裡邊呀!

消化一個故事:

吃進來>再反芻>說給自己聽>抓到感覺>>流露真情!!!

大腦運鏡!


 

自己目前只有一次的主持經驗,不過我也講了兩個故事,

一個是自身經歷,一個是諷刺坐而言未必能起而行的寓言故事。

其實上完老師的課堂後有很深刻的體悟,

檢討了自己在故事呈現上的方式。

有夥伴反應我的主持像是在演講比賽,可能是讓台下的人感到無聊了吧!

在主持的過程當中我使用頗多成語或是諺語,

因此可能減低了親近性,甚至有可能被認為在說教....

我們要說的是道理而不是說教。

不過好險我在說故事當中帶有許多手勢及動作,可以緩和一點僵化的氣氛。

 

接著第二個寓言故事的話,比較好的是有用到聲音的變化,

包含大小聲、高低音、硬的軟的表達方式,企圖營造故事的畫面感。

不過,還是不太足夠,我還是有點急切地想要趕快完成故事,

殊不知,當觀眾進入故事之後的反應、印象都會更加深刻!

下次可以試試用故事的不同角色,套用不一樣的聲音變化~~相信會非常有趣!

畫面感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呢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inbowhou1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